关于预拌混凝土行业淘汰落后与转型升级指导意见
来源:http://www.hdsnzpc.com/news/2.html 发布时间:2017-11-17 点击:2292
核心提示:为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压减过剩产能,加快行业创新发展、向绿色环保智能制造转型升级,特提出本指导意见。
关于预拌混凝土行业淘汰落后与转型升级指导意见
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
2017年9月
预拌混凝土是各类工程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材料。近年来,在市场需求拉动和政策指导下,预拌混凝土行业得到了迅猛发展,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快速提升,产业结构不断改善,形成了从材料设计、原材料制备、混凝土生产、物流运输到工程施工服务的产业链。2016年预拌商品混凝土规模以上企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约6000亿元,同比增长约5.9%。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前期快速扩张的产能和目前市场需求逐步下降造成了预拌混凝土行业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2016年全行业产能发挥率不足40%。同时,由于进入门槛低、产业集中度低,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落后产能并存,市场恶性竞争泛滥,应收账款居高不下,加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弱、技术与产品附加值低等问题,近年来,预拌混凝土行业已陷入发展瓶颈和困境。
为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压减过剩产能,加快行业创新发展、向绿色环保智能制造转型升级,特提出本指导意见。
一、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总体战略部署,坚持深化改革,坚持转型、创新、升级的发展理念,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推动力,通过市场化机制下的商业模式创新,加快产业结构调整,采用政策指导、技术创新、环保督查、市场监管、质量监督、行业自律等多种有效措施,加大先进与落后的差距,促进落后产能的有序退出,达到产业结构优化,行业创新活力增强,实现行业转型升级。
二、基本原则
——坚持国家政策导向。预拌商品混凝土作为服务城市建设的重要产业,要在国家和地方相关产业政策指导下推进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公平竞争的政策环境,依法依规推动落后产能退出。
——坚持标准规范引领。加快标准创新,充分发挥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在规范市场竞争、促进行业技术进步、淘汰落后技术产品的协同作用。
——坚持企业市场主体。要尊重企业主体地位,激发企业活力和发展动力。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强化市场竞争机制和倒逼机制,促进优胜劣汰。
——坚持创新发展。以《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产业技术发展政策为指导,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和支撑作用,采用信息化技术和智能制造技术改造提升预拌混凝土传统生产方式,发展技术产品,全面实现产业升级。
——坚持优化产业结构。将淘汰落后与优化存量相结合,通过政策引导和商业模式创新推动兼并重组,实现去产能、优化产业结构;以发展高性能混凝土、特种混凝土为技术创新着力点,推动产品结构品质化,满足不断提升的建筑结构工程发展需求。
——坚持绿色环保发展。进一步提升清洁生产和绿色制造水平,以工业固体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以先进材料技术为支撑,大力发展绿色混凝土,将预拌混凝土产业打造成具有环保功能的材料产业。
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要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认真贯彻国家政策,配合做好对行业的“放管服”工作,同时,积极反映行业企业诉求,做好行业自律的引领协调服务工作。
三、工作目标
1.完善产业政策。积极开展行业和市场调研工作,向工信、住建、发改、环保、质检、标准、生产安全等中央和地方相关部门提出进一步完善政策和政策创新的建议,为行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2.提高行业集中度。十三五期间,在国内层面,前10家企业(集团)市场集中度提高到20%,在省级区域,前10家企业(集团)市场集中度提高到30%,市县地区前5家企业的市场集中度提高到60%,行业综合产能利用率达到50%以上。
3.健全标准体系。贯彻落实国务院、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关于培育和发展团体标准的有关文件精神,加快发展协会标准,建立团体标准、企业标准协同工作体系,强化标准贯彻实施。发挥协会标准在技术、节能、环保、质量、安全等领域引领创新发展、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的作用,到2020年,协会标准达到50项以上。
4.加快产业升级。积极推广应用信息化管理和智能制造技术,到2020年,基本淘汰落后生产工艺与设备,信息化智能化示范企业达到20家左右,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30%以上。
5.建立创新体系。5年内在主要产业骨干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技术研发中心和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在30家重点企业建立行业级技术创新平台,推动建立国际合作研发中心。重点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达到2%左右,前10家大型企业达到3%。
6.践行绿色发展。到2020年,100%的搅拌站达到绿色生产一星级及以上水平,其中50%达到二星级及以上水平,全行业工业固废综合利用量达5亿吨左右,行业作为具有生态环保功能的产业得到社会认可和尊重。
四、重点工作
1.开展区域市场研究,遏制新增,优化布局。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请各级地方管理部门将预拌混凝土健康发展纳入城市发展总体规划,优化产业布局。在审批新增产能项目时,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征求相关行业协会意见,并委托行业协会或第三方咨询机构做好市场研究与需求预测,严格控制新增产能项目建设,严格限制临时站、现场站的建设,通过产能等量或减量置换淘汰落后产能,鼓励水利、公路、铁路等工程建设用混凝土采购预拌商品混凝土。
2.综合施策,加快落后产能的有序退出。
贯彻落实国家淘汰落后产能的产业技术政策,加快提升技术、质量、环保、安全标准,发挥先进技术标准对市场的引领和规范作用;通过严格环保督查、质量安全检查等方面的工作,促使落后产能退出;通过推广应用先进技术,促进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淘汰落后产品;通过创新商业模式,促进企业间联合重组,建立落后产能常态化退出机制;推动落后企业和僵尸企业有序退出。
3. 建设绿色环保企业,提升行业社会形象。
进一步提升预拌混凝土企业绿色环保和安全生产团体标准,对粉尘、废水、废渣排放、噪音污染、车辆清洁、厂区美观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积极支持和配合地方环保和质检部门督查,通过环保法规的强制实施,促使不达标企业限期整改或停业、关闭,提升预拌混凝土企业的社会形象。
4. 发挥大型企业在创新发展和行业自律方面的引领示范作用。
发挥预拌混凝土大型企业集团在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联合重组、淘汰落后、行业自律等方面的关键作用。配合“放管服”改革,积极开展以标准法规代替企业准入资质管理的政策研究;近期积极争取鼓励大型企业集团兼并重组的政策支持,给予集团化企业区域内资质一体化政策,鼓励各种方式的重组联合;培育大型企业,提高市场集中度,支持和引导大型企业集团规模化、集约化、跨地域发展、“走出去”发展。
5.贯彻落实行业“十三五规划”,加快创新发展、转型升级。
按《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十三五”规划》提出的创新方向,大力推动各类创新主体的协同创新。加快建设国家、行业、企业层面的各类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工作,加快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创新成果,加快制定一批引领行业技术进步的团体标准,加快引进推广应用国内外先进技术,加快推动中心城市预拌混凝土产业向工厂化制造、规模化发展、精细化控制、智能化制造、信息化管理方向升级,加快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以先进材料技术为支撑,大量消纳固废,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树立预拌混凝土作为环保功能产业和循环经济节点产业的社会地位。
6.抓重点突破,建立试点示范,宣传先进典型。
在各个重点工作领域寻找突破点,发现和培育先进典型,不断总结推广先进经验,通过试点示范项目引领行业创新发展。在政策创新方面,总结推广一些城市在集团化企业资质一体化政策的创新与实践;在行业自律方面,总结推广区域市场内有效的战略合作商业模式;在集团化发展方面,总结推广以品牌、资本、技术为支撑的发展模式;在绿色环保发展方面,加强先进示范企业的表彰与宣传;在智能化发展方面,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开始试点示范。
五、保障措施
(一)打造协同工作机制
由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牵头,会同地方混凝土协会和大型企业集团,建立淘汰落后、转型升级工作的组织协调机制,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共同争取住建部门、工业管理部门及各级地方的政策支持。在区域市场形成分工明确、职责清晰的协同工作体系,制定有效的工作措施,确保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二)开展政策创新研究
由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牵头,组织专业分会、地方混凝土协会和第三方咨询机构,开展政策研究,对影响和制约行业健康发展的产业、技术、财税、环保、质量安全等方面的政策提出制修订建议,并推动落实。(三)加强行业企业自律
发挥行业协会自律性管理作用,建立理性的市场竞争行为准则,鼓励以创新促发展,反对恶性价格竞争,鼓励大企业发挥龙头作用,维护行业共同利益。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组织制定和发布行业年度社会责任报告。
(四)建立服务工作平台
搭建一批专业性和综合性服务工作平台。积极开展与大学、研究院所以及相关单位的合作,充分利用公益性服务资源,加强对行业共性关键问题的分析和调查研究,加强行业经济运行统计分析、风险提示,加强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组织开展行业技术创新成果评价鉴定、科技成果评奖、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各类职业技术培训和技能鉴定等工作。
(五)建立人才培养体系
由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牵头,联合有关大学和职业学院,重建大学混凝土材料与工程专业;和大企业合作,建立行业各类职业人才培养基地;以行业企业发展需求为导向,整合社会资源,开展社会化的各类专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加快混凝土职业工程师和知识型、技能型技师、技工的培养,提高行业从业人员的整体水平。